第(3/3)页 可就是没人想到这么做。 还有这桌椅,除了圆桌会转他们暂且不清楚原理之外,其他的难么? 不过是几个木头架子罢了,难这个字从何说来? 可就是没有人这么做! 他这个问题,倒是在他们这一桌引起了深思。 至于尉迟敬德那一群武将,这会儿谁关心这个啊?吃菜喝酒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。 “掌柜的,见你欲言又止,可是有什么说法?”房玄龄笑道。 王德全想了想,说道:“昔日在大明王廷的时候,小老儿也与诸位贵客有过同样的疑惑,也问过别人。 当时有人跟我说,明王曾经说过,我们的思维固化了,阶级固化了,很多东西都是习惯使然,且没有人愿意做出改变。 具体什么意思,小老儿也是一知半解,但小老儿总是觉得,有些许改变,且是向着好的方向改变,终归是一件幸事。” 他回长安,除了监督世面上纸张的价格,还有一件事儿也是李承乾交给他的。 不过当时李承乾说了,这事儿能做就做,不能做就算了,不强求。 可如今,他看到了机会,自然是要准备一番。 李二本来还在和长孙皇后给几个孩子布菜,听到王德全这么一说,倒是放下了筷子,问道:“掌柜的这话在理,安于现状,不愿意改变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问题。 不知掌柜的对此怎么看?” 他当然不是问的王德全怎么看,而是想从王德全的嘴里听听李承乾的意见。 对于这个长子,他是越来越满意了。 把他放在了外面,倒真是起到了历练的作用。 “小老儿不敢妄言,但在大明王廷的时候,听人说,明王正在鼓励大家创新,不管是农事,还是军事,不管是牧民,还是商人,都可以参与进去。 这些桌椅,便是匠人创新的成果。 诸位贵客看着如何? 这桌子,在大明王廷可是有名有姓的。” 渐渐的,王德全也适应了这种氛围,说起话来倒也侃侃而谈。 当然,整个长明酒楼有资格在这雅间里侍候左右的,也只有他。 “额,不知有何说法?”高履行问道。 王德全笑了笑:“这圆桌,名为团圆桌,寓意一家人,团团圆圆。如今在大明王廷,几乎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物事。” 听闻这个名字,众人倒是点了点头,确实。 这桌子配上这名字,不赖。 大家族,亲情本来就单薄,加上规矩众多,当父亲的几乎很少能与自家孩子一同就餐。 当然,要让他们接受这个东西,也不是那么简单的。 规矩嘛,传承了上千年,谁又愿意随意的更改? 长孙皇后倒是笑道:“团圆桌,倒是名副其实。” 自己儿子的产业,她当然要支持。 “如果只是从这方面创新,于天下益处不大。”房玄龄摇了摇头。 作为当朝仆射,他看得更远。 李二也点了点头,说道:“确实,于天下而言,方向错了。” “诸位贵客说笑了。”王德全说道,“这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,或者说,这是大明王廷创新的一角,明王曾说,从小处着手,于大处着眼。” “小处着手,大处着眼?”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长孙无忌闻言点了点头,道,“这话倒是不错。” “那大处是何处?”另一边,李靖问道。 他虽然也饮酒,但不像尉迟敬德那些酒罐子,只知道喝,对于这边的动静,还是有留意的。 而王德全却是知道,机会来了。 “振兴文教,便是大处。”王德全说道,“如今,有廉价的纸张遍布大唐,大唐文教想必也将登临顶峰。” “话是这么说。”房玄龄道,“可振兴文教岂是一朝一夕之事?” 他们这些人,谁不想振兴文教,青史留名? 可这事儿,没那么简单的。 纸是便宜了,但书籍的价格却摆在那里。 书籍的价格可不会因为纸张的价格而有太大的波动。 说到底,书籍贵是贵在雕版上,而不是纸张上。 “此言差矣。”王德全闻言,说道,“小老儿自然知道其中的艰难,不过也并非没有办法。” “有何方法。”李二当即问道。 王德全也终于露出了他的獠牙:“大唐家有藏书的是不多,但也不少,若是这些人都将书拿出来,弄一个藏书楼,该当如何? 届时,可以对天下学子开放,书楼提供文房四宝,抄录两本书籍便可赠其一本。而拿出书籍之人一年后便可取回书籍,另外还可以挑选其他书籍数本。 这即让学子温故而知新,又在无形中将书籍散于民间,不用三五年,那该是一副怎样的盛世景象?” 听他说完,众人愣住了。 这能行么? 能行的! 就他们在座的这些人,哪怕是尉迟敬德家里,也能搜出几本书的,真要都将书籍拿出弄一个什么藏书楼,怕是会引得天下学子欢呼。 更重要的是,抄录书籍的确有温故而知新的作用。 当然,有些书他们是不愿意拿出来的,比如他们自己做了注解的那些。 可真要这么做了,估计士家大族又该疯了。 但真要这么做了,长安将再次喧腾起来! “这是明王的想法?”李二问道。 他心里也是震惊啊! 这个办法对他而言,无疑是最快,最有效的法子。 “这是自然。”王德全点了点头。 /91/91421/31237925.html 第(3/3)页